
重点推荐|让一次旅行超长待机(大散文)
作者 崔洪国
“人生知己海内稀,纵有参差不相遇”,知己不知己暂且不说,把这行色匆匆,山一程,水一程中的参差遇见作为一件旅行行装中的锦囊,背在肩上,看在眼上,念在心上,回来后流淌在笔端,作为恒久的念想,想来也是一件有心用心的趣事。
——题记
一
茫茫人海,每一次陌生的遇见,很少能成为朝夕相伴,更多是擦肩而过——所以,对每一次陌生的遇见,我都想在自己和对方心中留下美好瞬间,哪怕是匆匆一别的瞬间。多少年后,想起来,心中还能想起那一刻你的脸庞,你的微笑,你的凝思,你的目光。
让一次旅行超长待机,这次的贵州之旅,除了遇见多彩贵州,我更想把身边那些一晃而过的瞬间,与那些陌生人的邂逅和遇见留存进自己的光影星播客。“人生知己海内稀,纵有参差不相遇”,知己不知己暂且不说,把这行色匆匆,山一程,水一程中的参差遇见作为一件旅行行装中的锦囊,背在肩上,看在眼上,念在心上,回来后流淌在笔端,作为恒久的念想,想来也是一件有心用心的趣事。
好久没有坐过飞机了。这次贵州之旅乘坐的是西部航空的A320飞机。每次坐飞机,不知何故,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非诚勿扰》中秦奋和笑笑在海航那次偶然相遇的奇妙航程中开启的浪漫之旅,后来给了无数人前赴后继的奔赴和向往—虽然是电影,是虚构,但大千世界,人潮汹涌,谁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故事中的主人公呢!当然了,我肯定不会了,早已经不是秦奋和笑笑寻求浪漫邂逅然后终身相守的那个年龄。但这个故事还会在你飞上云端的那一刻从脑海中闪现出来,这也算是坐一次飞机的一个意念红利。
而且在座椅上,我还是看到了座椅靠背印着海航标识的宣传册页。可能是西部航空归属到海航航线的统一管理了吧!那些空姐穿着像中国传统旗袍一样的空姐服装,举止优雅,向随行的旅客提醒安全注意事项的时候,机舱里的播音播放一句,她们用手语示范一句,整齐划一。示范完毕,就回到了自己服务的坐席,等待着飞机起飞。
等到她们再次在客舱中穿行,面带着清新亲切的微笑为旅客提供航旅服务时,飞机已经飞翔在万米高空。云团在飞机的下面游弋着中博策略,很远处是正染了深红的晚霞。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年轻小伙正从靠着的椭圆形窗户向外望着深蓝天空正在上演的奇瑰晚景。飞机窗罩有划痕,我在小伙转移开视线那一刻,拍下了一组云团在天空飞过的瞬间。因为是在高空,云团就想附着在飞机的机翼上,触手可及。
接地的导游有一位贵州苗族的姑娘,等我们走出航站楼出口,正与此行陪同我们的贵州当地导游李荣在外面向我们热情地招着手。见面后简单寒暄,姑娘给我们每位从山东来的客人脖子上带了一条红色的丝线,丝线的下边套着一个涂了红颜色的鸡蛋,鸡蛋是熟的,能吃。给我们戴丝线的同时,她把那红色的鸡蛋在每个人的额头轻轻来回滚动了几下。后来在千户苗寨酸汤鱼长条夜宴时,每个人也都有那样的一个红色鸡蛋。这是贵州当地接待客人,祈愿客人幸福安康的美好祝福,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亲和感。两个小时飞越的千山万水,被这一条丝线和一个红色的鸡蛋串联成同望一片山河,同饮一泓清水,同守一片家园的一家人,一家亲。
二
到达贵州的当晚入住的巴厘岛酒店位于贵阳市区的东边。外面是一个多功能的全面健身公园,公园里的夜灯没有亮,路边有很多没有修剪的杂草。返程的那天还是住在巴厘岛,正好有时间与妻子在公园散了一会步,看到公园的管理比较粗放,有些制作的展示板也不清晰了。后来到贵阳青云步行街和甲秀楼的时候,才知道那是贵阳的繁华地带,管理的精细也让我对贵阳这座城市有了一些重新的认知,怎么说也是省城,这是后话。
那天晚上入住后,我和妻子到外面不远处找了一家名为“遵义剔骨鸭”饭店。剔骨鸭是当地的名吃,进店后,看到了墙上一张图板上这样介绍:余庆剔骨鸭是2019年3月1日实施的一项饮食类行业标准。本店生产原材料、厨师均来自余庆,让你品尝正宗的原产地黔北风味鸭肉”,旁边写着“舌尖上的美味”。
店主是一位中年人,个不高,胖乎乎。给我和妻子推荐了一份68元的剔骨鸭。已经炒好,打开一个电加热的干锅,倒进去,喷香的味道很快就四溢了。鸭肉中放了几片香菜叶。还附带着有一盘青菜,我记着有冬瓜片、白菜、绿叶菜等。一边吃一边往锅里放,很快就熟了。剔骨鸭带了一点汤,倒在锅里,一加热就咕嘟咕嘟沸腾了。剔骨鸭有辣和微辣两种,我们点了一份微辣的,夹一点放在米饭里,一会就吃得大汗淋漓。
刚走了几波客人,店里的几个人正忙着收拾。一边用贵州当地的语言交流着,我们听不懂,但是用普通话和他们交流,店家也能用稍微生硬的普通话对答。入乡随俗,这舌尖上的味道可以很快融入,但这语言和风俗怕不是三天两天能够做到的。因为对超长待机的期待,临走我拍了饭店门口的招牌和店里墙上的图板,如今还存在手机里,一看到就想起那天晚上的情景。
荔波七孔是多彩贵州的一张名片,山青如黛,水绿如宝石,行不远处就是激湍飞瀑。有的是从路边一棵树状的槽上跃出,有的是从峡谷和山上飞流而下。慕名到七孔的游人络绎不绝,很多都汇聚在翠谷瀑布和七孔桥附近。翠谷瀑布从远处的山林间奔涌腾跃,形成一条长长水带,在下面激起雪白浪花。靠近瀑布的地方挤满了人,人挨着人,手机挨着手机打着卡。飞溅而下的瀑布汇聚成河,与上游来水汇合后向着七孔桥方向流去。
从上游流淌过来的那条河如同锦带从青翠的山峦叠嶂中间穿越出来,正午的阳光灿烂,云白似雪,一块一块的圆石在水上搭成了通行的水桥。圆石上站着过往的游人,向着远处的青山和水中的倒影望着。那情景就像桂林山水搬到了七孔和翠谷。除了我们一行从济南来的彼此招呼着,其他的行人都是匆匆的过客。那天中午,从七孔景区进门的那一刻,脚步跟着脚步,到七孔桥,步履不停的行走中就各奔东西了。我想超长待机留存的就是这些匆匆而过的身影,年轻的、年龄大的、少男、少女,很想在我未来的人生长度中从这些陌生的身影中寻求到同或不同的人间烟火。
三
我在这次贵州之行的《西江月影》中写到了我在千户苗寨夜晚和早晨的遇见,写到了民宿的主人,还有夜晚在半山顶望着满山遍野灯火闪烁中博策略,在灯火背景中拍照留念的年轻情侣,第二天很早就起来打扫街道的老人,那些在校门口不远处的牛肉粉店一人端着一碗牛肉粉的上学的孩子们,有了这篇散文的记录,我超长待机的寻觅和发现就有了更多能够长久留存的人文和物像。
从个人感觉来说,千户苗寨和镇远古城都是适合旅居的地方。一生可以去一次贵州,但一生可以在千户苗寨和镇远古城住一段时日,在慢行中发现和提纯岁月和时光的沉淀。
美丽夜色中的千户苗寨给人一种杳渺朦胧的意象之美。天上人间中,依山而建的那么多吊脚楼的灯火可亲中,该有多少人世间的美丽、忧伤、重逢、别离的故事和诉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那天晚上没有月光,月亮在第二天的早晨姗姗来迟。那晚的朦胧和迷离中,漫步在苗寨古街,看着一位一位,一对一对的行人匆匆而过,那样的场景中特别适合听到王菲如天籁般的声音。其实,千户苗寨本就是天籁之地。
而镇远古城给人的则是另一种悠远深邃的异域之美。虽然都给人以异域之感,但镇远古城更显古朴和旷远。也许是历史和人文的传承不同吧,所以千户苗寨和镇远古城带给人的是两种不同感受,都很独特,但又都很具辨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时空代入。
镇远古城的房子也都临水而建,穿越城区的长长河流不仅把所有的房子连了起来,更把古城从古到今的故事和历史串了起来。商业气息也没那么浓郁,古城街上来往的行人步态悠闲。从街角、从门店、从门口望着街上的那些目光中也有了更多超然和淡静。古街两旁挂满了国旗,能看到那些在繁华都市都有的门店,周大生、老庙黄金、蜜雪冰城,除了那些建筑的奇特之处,也感觉不到与外面世界的不同。但等到车辆爬上了大山,从山顶向着古城回望,对古城人们那种超然和淡静就有了更真实的认知。
在两种快慢之间,有一段旅居的日子,选择适合你自己的步履,也许生活的发现会别有洞天。人生苦苦寻觅的,也许就在苗寨的漫山灯火和镇远古街的街头巷角。
四
去梵净山的那天是一个晴好的天气。听导游李荣讲,看梵净山的红云金顶得看运气。贵州的天无三日晴,而且梵净山海拔高,很容易碰到天气突变,云雾遮天,遇见且能够看清还真不是容易的事情。好在我们去的那天阳光普照,云蒸霞蔚,梵净山美景尽收眼底。在山脚下,我们碰到了卖登山杖的一位老人,手中拿着两根登山杖,一根竹子的,稍长,一根木头的,稍短。两根一共5元钱,也不贵。看着老人挺不容易,我们就买了两根,我和妻子一人一根。
别说,两根登山杖在登山的途中还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梵净山登山的台阶陡,上山还可以,下来,从蘑菇石到普渡广场,路面石头很滑,有些地方突兀嶙峋,登山杖起了很好的缓冲。后来到黄果树瀑布,两根登山杖又跟着我们拾阶上下,近距离看到了气势澎湃的瀑布。等使命已经完成,我们跟两根登山杖都有感情了,草木亦有情,相处好了也会难舍难分,但是又没法带上飞机。我就在临走时把登山杖送给了山门外一位清洁女工,她转手再卖5元钱也可以补贴一下收入。不是每个人都做得了菩萨,但人还是要有菩萨心肠,要善施。心有善念才有阳光,心有阳光才能照亮自己和别人。
上山需要坐缆车,我们与导游一个车,车上还有三位年轻人。其中一位年轻人背的背包和妻子的背包是一个款式,颜色也一模一样。有两位年轻人与导游竟然是同乡,贵州人,其中一位就是贵州铜仁的,而且言语之间交流很亲切。年轻人虽然是贵州的,但之前没有到过梵净山,此次也是圆自己一个与梵净山有约的梦。事后想想,在那一个小小的缆车上,顺着索道向半山滑动,下面是群山连绵,山势险峻,山谷深不可测,山上到处都是郁郁葱葱。风吹过,缆车晃动,那种高空之中,万山之上,这么几个人的命运就在这一个滑动的缆车中紧紧连在一起,命运共同体竟然以那样不可思议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而且,几个人还通过老乡,背包等形式形成了更加紧密的互动和相依。不曾去梵净山,不曾坐那个缆车,谁会想到会有那样的遇见呢!风景稍纵即逝,但那样的遇见,那个时间的共同奔赴,即便不用拍照留念,也会在心中长存长留,而不是成为一念一闪而过。过去了这么多天,我还能想到那一刻,几个人在缆车上紧紧依偎着,听着外面的呼呼风声,望着四野群山连绵起伏,胆战心惊。因为那份彼此的相依,那种感觉成了一种安全的守候。
梵净山山门外有一条美食街,黄金周过去了,虽然登山的人依然络绎不绝,但在美食街驻足停留的不多。那些特色饭店的生意有些清淡。我和妻子在步行街走不远,找了一家两个苗族妇女开的饭馆,一个在门外招呼着顾客,一个在店内张罗着店面。我和妻子进去后一人点了一份,我点了一份面,妻子点了一份米线。贵州特有的那种酸汤和微辣,味道非常地方和地道。外面阳光热辣,吃完饭后,店主让我们在店里多坐一会,可以多休息补充一下体力。店里有热水,姊妹俩的服务也热情周到,让人感觉到好客贵州的真诚和友善。
美食街上不少店铺开着门,客人少,有的店门锁着。每个人都在盼着人潮如流中,烟火气旺起来,浓起来,各种小店人气涨起来。人生不易,生活的奋斗有时在现实面前很骨感。这样的时候,需要我们更多的包容、更多的参与、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共享和互动。如此,我们也许才会看到更多阳光之后的彩虹,看到更多人脸上挂满的灿烂笑容,看到更多委屈释放之后的那种释怀—我们彼此的感知才更有温度和情怀。
五
返程那天下午,还有时间,我们在贵阳青云步行街和护城河甲秀楼随着人流或紧或慢地徜徉着。贵阳青云步行街就如同济南泉城路、宽厚里和芙蓉街、老商埠。也是年轻人喜欢的打卡地。女儿也多次和我推荐过。那天从身边匆匆走过的年轻人也很多。在一个贵阳甲秀楼的红色雕塑前我和妻子也打了卡。正好有两位年轻的姑娘摆出可爱的造型在雕塑前拍着照,我也把她们留进了我的影像和图库中。遇见即有缘,从此别后自是各奔东西,难得再有机缘巧遇,所以自己贵州之行的超长待机真得希望能留下更多的面孔和回忆。我看着那个闪动的牌上,我和妻子是1796361和1796362位打卡青云的人。一次贵阳行,怎么说也留下了自己的打卡记录,也是此行美好的见证。
返程的车上,送我们到机场的换了一位美女导游,是贵州随行导游李荣的同事,彝族人,有着贵州女孩子的那种开朗,半个小时的车程,还给我们深情演唱了《甜蜜蜜》,也是我最喜欢的邓丽君那首歌:“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开在春风里。”每逢离别的时刻好像多少有些凄楚,这首歌在车上响起来,与贵州的离别变成了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待。再说,我自己还真有将来到贵州旅居的打算呢!同车的人都跟着哼唱了起来。依依的惜别在女孩春风般的甜蜜微笑中换了一种欢乐氛围。车上没有沉闷之感,我也记住了那个女孩。虽然没有留影,但在文章中给她留下足够多的文字和她的歌声与微笑。
对了,我们此行的召集人是一名姓秦的导游,济南人,话不多,也是一直面带微笑,有着做导游的那份热心肠。一路上为大家跑前跑后,为大家打卡拍照,赢得了不少点赞。听说干导游有二十多年了,这次团里的不少人他都熟悉,经常跟着他到处去。想必也是一位很让人信得过的职业导游。一行的20多人因为美丽多彩的贵州之行有了更多的相识和相知,有了更多的故事和趣事。都住在泉城的东南西北,说不定哪天招呼一声,就又同向奔赴天南海北了。
在机场候机的那会,坐在我前面的几位陌生人,说着跟我家乡一样的方言,一打听,是青州的,一说比邻而居。正如人们说的,到哪里都能遇到好客山东人。这飞机还没有飞越回乡的崇山峻岭和山山水水,这一口浓浓的乡音,就把人们送回到千里之外的大美山东,齐鲁故地了—巧合,缘分,也许都有吧,因为世界就是这么大,有一次出去走走,看看,说不定就遇到文章中的你和我了。
作者简介:崔洪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齐鲁晚报》副刊“青未了”签约作家,在齐鲁壹点、海报新闻、大众日报新媒体大平台开设个人自媒体号,发表小说、散文、时评、诗歌等500余篇,计200余万字。齐鲁壹点号“风过林梢”被评为2022年十大新锐壹点号和2023最有影响力创作个人号。文章散见于《胶东文学》《当代小说》《联合日报》等。出版散文集《寻找灵魂的牧场》《与海阳最美的邂逅》和文化地理读本《不辞长作济南人》。
特别声明:本文为“海报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中博策略,仅代表该作者个人观点。海报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易倍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